在全球绿色出行浪潮的推动下,电动自行车作为低碳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迎来快速发展。据行业研究机构测算,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市场,年销量达到五千万量级,并持续引领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。同时,欧美及东南亚市场也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,据统计,中国电动自行车出口量在2024年同比增幅超过20%,电动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全球短途出行的明确趋势。

在这一快速发展的行业中,绿源电动车自1997年成立以来,始终以技术创新与产品品质为核心驱动力,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动车制造企业。作为中国电动车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与行业标准编制单位之一,绿源推出液冷电机、固态电气系统等自主研发技术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其产品远销至北美、欧洲和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,是全球绿色出行方式推广的重要力量之一。


新国标下,宏山破解电动车制造难题

电动自行车智能化制造之精髓,在于数字技术与生产环节的深度交融。生产端,柔性生产线已成标配,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协同作业,可迅速切换车型、灵活调整配置,实现从批量生产到“小批量、多品类”定制的自如转换。

在车架制造环节中,电动车制造面临两大核心挑战:其一,行业产品更新快、订单周期短,而传统切管设备效率低、上下料慢、尾料浪费多,导致产能受限、交付压力大;其二,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全面实施,市场对车辆安全性、质量一致性的要求不断提高。车架、车把、后平叉等管材规格日趋多样,尤其小直径薄壁管在传统加工中易产生毛刺、弯曲与孔位偏差,不仅影响焊接良率,更阻碍了轻量化与高安全性目标的实现。

• 效率低

传统锯切/等离子切割效率低无法满足快速交付节奏

• 人工贵

手动上下料多、重复定位难、员工劳动强度大

误差大

• 切口毛刺多、精度不稳定造成装配偏差、返工率高

为有效应对这些加工难题,绿源电动车在广西、重庆、浙江三大生产基地共引进了9台宏山激光高端切管设备。广西基地配置了4台TM65III小管激光切管机与1台R1小管高速激光切管机,重庆与浙江基地则分别部署1台和3台R1设备。其中,广西基地的设备主要用于加工直径22–48mm的圆管及10–50mm的方管,覆盖车把、后平叉、车架边管、主梁管及后减震管等关键部件,全面满足电动车高精度制造需求。

“选宏山品牌,选行业专机R1”

谈及选择宏山激光的原因,广西绿源激光产线负责人农主管表示:“宏山激光在行业内知名度高、口碑卓越,尤其在小管材切割领域经验丰富。R1切管机的高速高精特性有效突破了传统设备在效率与质量上的瓶颈,为我们的生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提升。”

基于行业的广泛认可,宏山激光积极跟进国家智能制造方向,持续研发适用于电动车行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,覆盖从动力电池模组到车架结构件、从轻量化材料切割到自动化产线协同的全流程。激光工艺不仅提升了加工精度和一致性,也优化了生产效率与成本:在电池托盘和模组制造中,保证高可靠性;在车架轻量化加工中,通过高功率激光结合自动上下料系统,显著提高产能并减少材料浪费。

生产效率提升高达70%!

作为该解决方案的核心装备,R1小管高速激光切管机专为小型管材设计,可精准切割直径、边长仅8mm的管材,具备150m/min空移速度、1.5G加速度及150r/min高速卡盘。可搭载“风驰上料系统”,实现边切边上料、不停机加工,生产效率提升高达70%。升级后的跳跃式切割与管切拼接工艺可实现两端切割、尾料最短化,降低材料损耗并减少后续工序。同时,R1支持镜像布局与“一人多机”操作模式,灵活适配不同产线,提升空间利用率与自动化水平,助力企业向少人化、高效率生产转型。

凭借高速、高精度与低损耗的优势,R1不仅成为车架制造的利器,更是宏山激光整体电动车解决方案的关键一环。引入宏山激光设备后,绿源电动车生产线效率实现质的飞跃,切割速度更快、精度更高,尾料大幅减少,材料利用率显著提升,有效节约成本,提高进一步保障了生产稳定性与订单交付能力,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农主管表示:“引进宏山激光设备后,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明显,切割精度和材料利用率都有显著改善,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强有力保障。”

 

赋能绿色出行,助力电动车制造新格局

此次合作不仅是绿色出行行业在智能制造升级上的重要突破,更是高端激光技术赋能精密生产的典范。通过引入先进的激光切割解决方案,宏山激光与绿源电动车携手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,精准满足行业对安全性和高精度的严格要求。未来,宏山激光将继续深化与绿源等自动车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,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升级,共同引领电动车行业迈向更高标准。